喝茶可以提高免疫力,尤其特殊時期
發布時間:2024-03-13 點擊:395
茶不是藥,喝茶只是提高預防,但治療還是要去醫院。
病毒很小,但是病毒的威力卻很大,人類的很多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面對病毒的侵害,最主要的手段是提高自身免疫力,茶葉具有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茶葉具有良好的抗病毒能力,其中一個原因是兒茶素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合成。兒茶素是茶多酚的重要組成成分。
日本靜岡大學藥學院曾在東村山市的三個健康看護中心開展過茶葉防治流感臨床試驗。三個中心的197名工作人員被隨機分成2組:治療組98人,對照組99人。因為正值h1n1流感病毒全球大流行之后,兩組受試者均有92.2%在實驗前注射過流感疫苗。治療組日服含有378mg兒茶素、210mg茶氨酸的膠囊,對照組服安慰劑。
結果顯示:治療組臨床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證明茶葉可以有效防治流感病毒感染。
茶氨酸是茶葉游離氨基酸的主體,是構成茶葉自然品質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在于能提高免疫細胞的機能。
茶中的茶多酚、兒茶素、茶黃素等成分對流感病毒都表現出了顯著的抑制效果,具有潛在藥物開發價值。例如,研究發現,egcg和ecg在mdck細胞培養中對眾多流感病毒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于甲型流感病毒,egcg、ecg和egc的有效抑制濃度分別為22~48、22~40、309~318μmol/l;此外,研究表明,茶黃素及其3種衍生物均表現出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egcg能在細胞內通過多種機制抗腺病毒。此外,研究發現,與綠茶、烏龍茶相比,普洱茶和紅茶的水提物可顯著抑制sars病毒、茶黃素-3-沒食子酸脂/茶黃素-3-沒食子酸脂和茶黃素雙沒食子酸脂是四種主要的茶黃素。
茶黃素類對紅茶的色、香、味及品質起著重要的作用,是紅茶湯色“亮”的主要成分,是紅茶滋味強度和鮮度的重要成分,同時也是形成茶湯“金圈”的主要物質。
茶黃素具有辛辣和強烈的收斂性,其含量的高低直接決定紅茶茶湯濃度、強度和鮮爽度,尤其是滋味的強度及鮮爽度。茶黃素、兒茶素、氨基酸和咖啡堿等共同決定了了茶葉的鮮爽度。
一般來講,輕發酵的紅茶,較易產生茶黃素,這時的紅茶茶湯表現為橙黃色,口感鮮醇,而茶紅素含量的增加則會使紅茶口感趨于醇和。
表面看來,茶黃素主要是影響著紅茶的色澤和口感。實際上,科學家發現了茶黃素的功效非常出眾。從和維生素e的對比實驗中,我們發現,茶黃素的抗氧化性要高于維生素e。
紅茶制作過程中,茶葉鮮葉中的兒茶素逐步轉化為茶黃素、茶紅素等,所以多酚含量高的鮮葉做成的紅茶茶黃素含量更高。
從抗病毒角度來說,建議在家庭可以把紅茶變成日常飲用水飲用,以加強病毒防治的效果,同時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喝茶只是提高預防,出門還是要帶口罩,勤洗手,多喝水,多喝茶,做好清潔衛生等。茶不是藥,如出現相應的病情癥狀,請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