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學茶筆記:什么是普洱茶
發布時間:2025-08-22 點擊:2
什么是普洱茶?為什么稱為“普洱”?
普洱茶的概念作出了明確界定:普洱茶是原產于滇南、滇西瀾滄江流域,以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經曬菁后為原料,氣蒸壓制成型的各種緊壓茶和散茶,經一定時間貯存演變而成,或經人工渥堆發酵后加工而成的普洱緊茶和普洱散茶。普洱一詞是因思茅地區的普洱縣(原普洱府)地名而得。其實,普洱府在元朝稱步日部,在元朝建立初期,因宮廷常用普洱茶,成吉思汗便問大臣普洱茶產自那里,因諧音緣故,把步日部傳為普洱府。干隆元年(公元1736年)清政府在普洱府道設茶局統一管理茶葉的制作和貿易,普洱府成了普洱茶的集散地,從此這個云南小鎮也因普洱茶而名揚海內外。
2.普洱茶是綠茶,紅茶還是黑茶?
普洱茶既不是綠茶也不是紅茶。雖然從湯色上看,生普洱的湯色和綠茶的湯色相似,熟普洱的湯色和紅茶相似,但因普洱茶的本質特點(自然轉化、越陳越香、可以長期存放、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實用功效)及獨特的制作工藝,與六大茶類各不相同,因此將普洱茶定為特種茶,并非黑茶。
3.普洱茶屬于我國十大名茶嗎?
是的,普洱茶作為茶的始祖,經歷了漫長歲月的洗禮,不僅成為了我國的名茶,還因它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和獨特的制作工藝以及豐富的健康功效。
4.普洱茶為什么能夠收藏?
如今,陳年的普洱茶不僅成為茶藝愛好者追求的目標,更成為了收藏家的新寵。究其原因:一是自然環境造就了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獨特品質。普洱茶樹生長在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生長著極其豐富的植物資源,僅高等植物有7000多種,普洱茶樹和這些植物在森林里共同生長,構成了完整的生態系統并充分吸收了這些植物的有用成分;二是歷史長河成就了普洱茶的功德和美名;在茶界有這幺一說:普洱茶的歷史就是中國茶葉的歷史。普洱茶從出現到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云南西雙版納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山高水險,在古代交通極為艱難,茶葉的外運全靠馬幫牛幫,形成了著名的茶馬古道,普洱茶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價值。三是加工工藝決定了普洱茶陳性循環的特性。陳性循環,使普洱茶存放時間越長,其內香及活力亦發顯露和穩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年代越久,品質越優,價值越高越珍貴的特性。四是產量有限。普洱茶養胃、清熱、降血脂及軟化動脈等功效已被醫學界所證實,其降脂減肥,可飲可藏的特性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和追求文化品位的需求,普洱茶消費人群將會迅猛增加,優質普洱茶的產量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經過年年的飲用消耗,能夠存留到一定年限的茶更是稀少,因此存放越久價值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