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梅,不一般的文人紫砂壺
發布時間:2025-08-24 點擊:1
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故稱歲寒三友。在紫砂這塊土地上,歲寒三友亦是獨占鰲頭,各式紫砂松竹梅器形可謂是讓人嘆為觀止,愛不釋手。松竹梅在萬木凋零之時,傲視冰雪,卓然屹立,在傳統的文人觀念中,一直被賦予剛直、堅毅的高尚氣節,是他們堅貞節操、理想人格的載體,是君子品行的象征。
▲宋馬遠歲寒三友圖
歲寒三友與紫砂相遇,開啟了新的藝術之旅,早在明代的沈君用就集松、竹、梅形象于一壺,開始創作三友壺。
▲沈君用三友壺
底款刻“品茗三友同占色君用制”十字楷書
自此之后,從清初壺藝名家陳鳴遠的束柴三友壺,到清末制壺高手陳光明的歲寒三友壺,從一代宗師朱可心的三友壺,到當代工藝大師的三友壺,如何道洪、汪寅仙等,無不體現這一傳統題材的恒久魅力。
▲朱可心松竹梅
三友中,松、竹的地位很早就確立了,《禮記·祀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奔词且运芍癫⒂?。
『松』
裴石民·松段水洗
清·陳鳴遠·松段紫砂壺
松段紫砂壺
晚清·黃玉麟·供春松樁紫砂壺
朱可心·勁松壺(五件套)
朱可心·松段套壺(一組三件)
『竹』
朱可心·綠泥一節竹段壺
朱可心·紫泥竹節壺
朱可心制、任淦庭刻·竹鼓壺
朱可心·紫泥高竹鼓壺
清·陳鳴遠·束竹壺
吳云根·雙色竹段壺
朱可心·竹節壺
朱可心·竹節紫砂壺
而梅屬后起之秀,晉唐之際,還只是普通的早春花卉,沒有特殊思想內涵。中唐后對梅花有所重視,較早提出梅有堪比松竹之美的是朱慶余,到了宋代,人們才開始全面追求、挖掘梅的花格節操。
『梅』
朱可心·紫泥梅樁大花盆
清道光26年·邵景南·紫泥泥繪梅花詩文壺
吳云根·合梅壺
朱可心·梅報春壺
朱可心·雙色梅樁壺